數據、謊言與真相:Google 資料分析師用大數據揭露人們的真面目
近年來隨著儲存成本降低與資料獲取量變大,加以物聯網的發展與無所不在的感測器,使得數據的來源與種類更加多樣化,同時數據的收集也更加即時、快速(Veracity),更具真實性(Veracity)。
近年來隨著儲存成本降低與資料獲取量變大,加以物聯網的發展與無所不在的感測器,使得數據的來源與種類更加多樣化,同時數據的收集也更加即時、快速(Veracity),更具真實性(Veracity)。
這是一本數學科普書,也可以說是一本現代公民手冊。數學與數字是看清事實的重要武器,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識數能力」,但人的直覺並非那麼擅長處理數字,例如太大的數字、或是機率等都是我們容易產生巨大誤差的部分。本書介紹了幾種面對數字時的具體方法如找出地標數字、運用視覺化技巧、導入對數尺度等等。這些方法能有效幫助讀者能更快速、有效的了解(或檢驗)數字的真確性。在這個資訊爆炸,而資訊中往往夾帶著大量的各種的數據的時代,筆者才認為這本書是現代公民手冊,因為他能幫我們辨別資訊的真偽,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我們找到適當的角度切入,表達想傳遞的資訊。
線上教育不能取代一切,但絕對是未來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關鍵因素就在於透過線上教育,學習的各種細節、表現能夠被輕易的累積與追蹤。本書及在討論這究竟是那些數據、它們的收集方式以及所能產生的威力。舉例來說,回答「學生該怎麼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個問題之前,該先了解「學生是怎樣的人?」,數據化就能將學生分類,因材施教給予回饋,提供客製化的指導。而這樣的回饋是雙向的,師生都能掌握彼此的狀況,都能知道該如何改善。雖然本書出版的時間點已經是六年前,目前的數據科學、教育科技又有很大的突破,但依然有許多地方值得參考。畢竟如同愛迪生在1913所說:「公立學校很快就用不書本了,只要用動畫,就能傳授各種人類的知識。我們的學校系統再過十年就會徹底改變了。」教育的改變往往比預期的要再緩慢
隨著「儲存成本」與「資料取得成本」因科技進步而大幅下降,造就了大數據的興起。在「數位革命」與「資料革命」之後,巨量資料掀起生活、工作、思考方式的全面革新,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對經濟、社會和科學帶來影響。四百年前,伽利略把望遠鏡指向月球、行星與恆星,從此,天文學就改觀,而大數據則是現代望遠鏡-蒐集、分析龐大資料的新技術-幫助我們用新的方式與新觀點了解世界。
隨著大數據的興起,新的數據經濟與商業形態誕生,並重塑人類文明與個人世界。所有的記錄,包含數字、文字、照片、影片,甚至購物與網路檢索等行為,都成了新形態的數據,而大數據也作為發展人工智慧的重要基礎。
大數據的出現促成了廣泛主題的新研究與新思維,也成為時下熱門話題與未來新趨勢。然而,本書並非以大數據概念作為主軸,而是誠如副標題所言:『一個「圈內數學家」對演算法霸權的警告與揭發」』,它是作者對於大數據演算法的警語。本應是神聖而公正的數學模型,卻反映了創造者的主觀價值判斷與,甚或隱含著特定人士的立場與意識型態,因而充滿各式偏見。加以不透明、無法大規模應用以及造成傷害等特性,使得數學模型成為一種毀滅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