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是臺灣第一本「摺紙數學(Origamics)」專書,由日本摺紙大師芳賀和夫所創。不同於其他有關於摺紙的書籍,本書至少呈現三個特色:首先,本書有系統的利用摺紙,介紹與展現常見的基本幾何圖形,從二維的基本平面圖形正三、六、五、七、八邊形,到三維的正四、八、二十、十二、六面體,從簡單到困難,有序且符合認知結構的介紹。其次,本書是從數學教育的角度出發,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介紹摺紙數學,作者的主要目的不是展示這些圖形如何摺出,而是透過這些圖形的製作探索背後的數學原理。很不一樣!
第三點,也是筆者認為最不同的一點,就是本書的寫作方式是透過「自白式」的方式,將作者自己如何學習、完成這些圖形的心理學習歷程,因此閱讀本書彷彿想成是觀賞電視上那些教導如何做菜的師傅,邊做菜邊告訴我們當時是如何學會的,因此特別有一種人情味。不妨引一段書中原文,來為這個想法做一個例證。在第13章中,作者在之前介紹完正三、六、五、七邊形後(讀者不妨思考這樣的順序安排用意),才要進入如何摺正八邊形,文章是這樣開始的:
「如果只是要摺一個[正]八角形,那就簡單了。只要將色紙的四個角摺起來……」我當初的想法就是如此輕率,但是我立刻發現自己錯了。摺角的邊長如果沒有辦法與剩餘的的邊長相同,就不會摺出正八角形,會是凹凸不平的八角形。製作正八角形的色紙,每一邊必須分割為 1:√2:1,是非常麻煩的事。
「對了!將中心角分成八等分就好了阿!」我產生這樣的想法……」
不由得會跟著作者進入了摺紙的天地。值得推薦!
書籍資料
書名:摺紙玩數學—日本摺紙大師的幾何學教育
作者: 芳賀和夫
譯者:張萍
出版社:世茂
出版年份:2016
難易程度:
關鍵字:摺紙、幾何
0(1) HPM(1) HPM工具書(4) 三角函數(1) 不合理的有效性(1) 人工智慧(2) 何謂數學(1) 個人化敘事(1) 傳記(2) 印度數學(1) 向量(1) 和算(4) 商業(1) 圖像小說(1) 地理(1) 大數據(6) 大數據與統計(10) 天文(3) 天體物理(1) 密碼學(1) 小學數學(1) 少年文學(1) 幾何(4) 度量衡(2) 微積分(6) 應用數學(1) 摺紙(5) 數字(1) 數字搜查線(1) 數學/邏輯史(1) 數學參考書(1) 數學史(8) 數學學習(2) 數學家(3) 數學小說(39) 數學小說評論(1) 數學思維(4) 數學思考(1) 數學應用(2) 數學敘事(1) 數學教育(18) 數學教育改革(2) 數學文化史(2) 數學普及(13) 數學概念史(2) 數學漫畫(5) 數學物理(2) 數學知識(2) 數學知識演化史(26) 數學素養(5) 數學與物理(1) 數學藝術(3) 數學詩(1) 數學趣味知識(1) 數學遊戲(2) 數學魔術(4) 數據(1) 數據分析(1) 曆法(1) 曹亮吉(4) 東亞數學(4) 柏拉圖主義(1) 機率(2) 機率與統計(4) 歷史小說(3) 深度學習(1) 演算法(2) 無窮與美學(1) 無限(1) 物理學家(1) 物理與人生(1) 生活應用(31) 畢氏學派(2) 社會科學(3) 福爾摩沙探險小說(1) 科學通識(1) 科普小說(1) 空無(1) 管理(1) 結城浩(11) 統計(8) 經濟(1) 維格納(1) 羅曼史(1) 解謎推理(3) 費馬最後定理(1) 資料科學(1) 趣味數學(35) 通識數學(1) 邏輯思維(3) 量化分析(1) 電路計算(1) 高斯(1) 龐加萊猜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