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說明,任何事物都可測量。對於特定概念,若無法加以量度,或無法用數字表達,就代表對該概念所知不足。本書內容分成四個部份:
第一篇:說明為什麼任何事物都可以測量。例如古希臘人衡量地球的大小、費米針對各種問題的快速估算、艾蜜莉的實驗等。並給出關於衡量的精確定義:根據一項或多項觀察,以數量表達的方式降低不確定性。
第二篇:具體進入如何做衡量。首先,釐清所欲衡量的問題,並了解不確定性、風險、資訊的意義與價值。透過「校準的機率評估」衡量主觀的不確定性、建立模型來衡量風險、介紹蒙地卡羅法作為模擬的工具等,並考慮犯錯的機會及成本:預期機會損失,以及如何利用資訊計算風險。
第三篇:從衡量到如何衡量。利用隨機取樣與控制實驗等,降低不確定性。這部份涵蓋許多統計學,包含觀察的工具與基本方法、選擇和設計工具;抽樣:觀察少數,探知全體;統計相關應用:母體比例抽樣、實驗、迴歸模型等。最後介紹貝氏分析:當新資訊加入時,如何重新衡量以降低不確定性。
第四篇:介紹衡量的軟性面:偏好與態度。討論偏好、價值、彈性(可變性)、品質如何衡量。處理人為判斷有關的衡量時,將評量標準化、去除人的不一致性,以及各種方法的比較。接著是新的管理衡量工具,包含用科技做紀錄、以網際網路做工具衡量世界、作為動態意見總合的預測市場等。最後是通用的衡量方法:應用資訊經濟學與及相關案例。
書籍資料
書名:如何衡量萬事萬物:大數據時代,做好量化決策、分析的有效方法
作者:道格拉斯‧哈伯德
譯者:高翠霜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年份:2014
難易程度:☆☆☆
標記:統計 量化分析
0(1) HPM(1) HPM工具書(4) 三角函數(1) 不合理的有效性(1) 人工智慧(2) 何謂數學(1) 個人化敘事(1) 傳記(2) 印度數學(1) 向量(1) 和算(4) 商業(1) 圖像小說(1) 地理(1) 大數據(6) 大數據與統計(10) 天文(3) 天體物理(1) 密碼學(1) 小學數學(1) 少年文學(1) 幾何(4) 度量衡(2) 微積分(6) 應用數學(1) 摺紙(5) 數字(1) 數字搜查線(1) 數學/邏輯史(1) 數學參考書(1) 數學史(8) 數學學習(2) 數學家(3) 數學小說(39) 數學小說評論(1) 數學思維(4) 數學思考(1) 數學應用(2) 數學敘事(1) 數學教育(18) 數學教育改革(2) 數學文化史(2) 數學普及(13) 數學概念史(2) 數學漫畫(5) 數學物理(2) 數學知識(2) 數學知識演化史(26) 數學素養(5) 數學與物理(1) 數學藝術(3) 數學詩(1) 數學趣味知識(1) 數學遊戲(2) 數學魔術(4) 數據(1) 數據分析(1) 曆法(1) 曹亮吉(4) 東亞數學(4) 柏拉圖主義(1) 機率(2) 機率與統計(4) 歷史小說(3) 深度學習(1) 演算法(2) 無窮與美學(1) 無限(1) 物理學家(1) 物理與人生(1) 生活應用(31) 畢氏學派(2) 社會科學(3) 福爾摩沙探險小說(1) 科學通識(1) 科普小說(1) 空無(1) 管理(1) 結城浩(11) 統計(8) 經濟(1) 維格納(1) 羅曼史(1) 解謎推理(3) 費馬最後定理(1) 資料科學(1) 趣味數學(35) 通識數學(1) 邏輯思維(3) 量化分析(1) 電路計算(1) 高斯(1) 龐加萊猜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