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ome
  2. /
  3. 臺灣數學博物館
  4. /
  5. 科普與數學教育

科普與數學教育

標題日期作者
《平面國》的數學敘事2014/12/16從數學普及書寫的觀點來看,本書提供了具體範例,說明從低維度看高維度,或者反過來,從高維度看低維度,都無法免於視野的盲點。因此,如果我們透過維度的例子,來培養學生多元彈性的「觀看」能力,那麼,數學素養與現代公民素養的指標,應該就可以大幅度的重疊了。
洪萬生下載
淺談數學與數學建模2010-12-21數學在各個領域受到廣泛的重視,對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亦有深遠的影響。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其所面對的數學問題,而非要成為一個數學家。就如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學習語言目的是要學會如何與人溝通、如何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欣賞文學作品,而非成為語言學家、文學家等。如果,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其所面對的數學問題,那麼我們對數學的內涵與如何應用數學似乎應有些基本的認識,本文試著對這兩個問題作一簡單介紹。蔡天鉞下載
科學教育必須注重閱讀與敘事能力2010/7/14著名科學週刊《科學》於今年4月23日推出「科學、語言、讀寫能力」專輯,藉由六篇專文說明了科學教育的一些新發展。這些專文大致而言都在鼓吹一個觀點:閱讀、書寫與口語溝通能力是科學素養重要的一環。我過去幾年恰有機會參與高中物理課程綱要的修訂工作,以及一項界定科學素養的研究,因而累積出一些關於科學教育的主張,也曾在許多場合解釋這些主張,由於它們正好與《科學》專輯文章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想在此介紹並呼應一下這些觀點。高涌泉下載
數學在推理小說中的角色扮演 — 我看《嫌疑犯X的獻身》2009/11/5我會興起寫這樣的一篇文章,源自於看了日劇「偵探伽利略」(福山雅治主演,日本富士電視台),並更進一步看了東野圭吾的原著小說「伽利略」系列,包括《偵探伽利略》、《預知夢》與《嫌疑犯X的獻身》等。其中,尤其是《嫌疑犯X的獻身》,看完了以後,我大為驚豔,覺得這完全就是一本按照數學證明邏輯寫成的小說嘛!
蘇惠玉下載
數學主題上了國會殿堂?2009/7/29雖然很多國中、小學生並不喜歡數學,大眾媒體也鮮少會討論某一特定的數學主題,更遑論是在國會議場中討論到特定的數學議題。然而,不用懷疑,的確曾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地點是在英國的下議院,時間是2003年6月26日,而所討論的數學主題,居然是在中學階段就需要學習的一元二次方程式!譚克平下載
波利亞 (George Polya) 的〈教師十誡〉2009/7/29過去這五個學期以來,我的所有課程都在對中學教師演說,這些教師在歷經幾年教學後,又再回到大學來接受外加的訓練。在了解到他們需要一個對日常教學直接有所助益的課程,我便試著去設計這樣的課程;無可避免地,在課程中我必須重複地表達個人對教師日常工作的看法。在我的論點中試圖先假設有一固定的形式,最後,我將它們歸納濃縮成十條規則,或稱「十誡」。何耿旭、陳彥宏翻譯
洪誌陽校訂
下載
從國際教育評比淺論當前數學教育的得失2009/7/29最近,由於2006年PISA的成績公佈(在五十七個參與的國家中,科學第四,數學第一,閱讀第十六),教育改革的議題再度成為社會大眾的焦點。無論這一顯眼的紀錄(相關評論,也請參見本期單維彰教授的〈從PISA 2006看教育問題〉)、或其他競賽如AMC8成績,是否可以關連到我們的教育改革(譬如九年一貫)成效,我們都需要平心靜氣、進一步分析這些成績所代表的意義。洪萬生下載
他山之石:國際間數學教育改革的趨勢與展望2009/7/29接到這個演講邀請的時候,我一直考慮要說些什麼呢。剛好,台大數學系陳宜良教授做了一個「中小學數學科課程綱要評估與發展研究」,其中涉及了跨國的比較研究,比如說台灣跟美國加州、台灣跟新加坡、中國、南韓、日本,還有台灣跟英國。而這當然是中央大學單維彰教授所帶領的幾個研究生所做的,一些蠻初步、但很有用的一些報告。洪萬生下載
數學家如何看待證明?2009/7/29在《幾何學:歐幾里得及其進一步發展》(Geometry: Euclid and Beyond) 一書中,作者Robin Hartshorne在導論章第1節中,提問 “What exactly is a proof?” (p. 10),然後,提出他自己的答案 (pp. 10-13),頗有啟發性,值得數學教師參考。洪萬生下載
求一術的出路:同餘理論有何教學價值與意義?2009/7/29所謂「求一術」是指中國古代用以求解《孫子算經》「物不知數」題(參見圖一)的一種方法。這一方法在現代數論 (number theory) 中,當然連結到同餘 (congruence) 理論。事實上,一旦掌握了同餘理論,不僅求一術相關問題,其他一些初等算術中的可除性 (divisibility) 判別法則-譬如一個自然數可以被13整除的充要條件為何等等,當然也變得十分淺顯易解。洪萬生下載
台灣綜合科普刊物之回顧與前展2009/7/26本文將台灣綜合科普刊物分為三期,分別由《大眾科學》、《科學月刊》、《牛頓》開端。本文臚列各期刊物,並作簡要分析。本文指出,取自國外刊物將不易超越《牛頓》和《科學人》,自製刊物將不易超越《科學月刊》。本文又指出,科普刊物受到網路影響,其影響力日益減弱,但網路等新興媒體需要內容支撐,是以科普刊物仍有其存在價值。張之傑下載
談兒童科普寫作2009/7/26沈君山先生曾提出通俗科學讀物寫作三要訣──信、達、趣。本文作者認為,沈先生的三要訣,不足以支應成人科普寫作,但可作為兒童科普寫作的指導原則。開宗明義,本文所說的「兒童」,是指小四至小六學童。幼兒園至小三,一般稱「低幼」,不在本文討論範圍。至於「少兒」,原為大陸用語,涵蓋小學至初中(國中)。台灣國中生升學壓力沉重,家長和老師並不鼓勵國中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因而坊間的少兒讀物,雖名為「少兒」,其實訴求對象仍以小四至小六學童為主。張之傑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