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通識人物系列講座」由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籌劃、組織,以跨領域、跨單位的模式將講座、展覽、實作、研討等各類活動結合,使知識學習與實踐學習相交匯、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相加值,俾使清華人展現知識力、實踐力與參與力兼備的風采。
110年「清華通識人物系列講座」以「萊布尼茲」與「牛頓」為取材人物,並以其在科學史上的爭議為探討主題,深入分析這場17-18世紀的瑜亮之爭。本系列講座將講題區分為「數學」、「時間哲學」、「神學」、「經濟學」、「物理學(廣義科學)」、「煉金術(主談牛頓)」、「語言學與東西交流(主談萊布尼茲)」、「古年代學研究(主談牛頓)」等面向進行闡述與交流。在各方專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下,舉辦了八場精彩可期的專題演講。
專題講座列表:
110年第1學期通識人物專題講座場次列表:
10/19 (二) 19:00 劉柏宏教授(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誰先發明了微積分?牛頓與萊布尼茲之爭的 ´´dd」(線上報名已額滿)
10/21 (四)19:00 王道維教授(清華大學物理系)-「象牙塔外的天空與落入思辨的上帝」 (線上報名已額滿)
10/26 (二)19:00 關子尹教授(清華大學哲學所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榮退教授)-「萊布尼茲⸺哲學家、文藝復興人與世界公民」(Leibniz as Philosopher, Renaissance Man, and Cosmopolitan) (線上報名已額滿)
10/28 (四)19:00 琅元教授(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牛頓的古代年代學研究」(Newton’s Studies of Ancient Chronology)(點選報名本次場次)
每場次活動直播連結網址:
實體活動時間地點:清華大學教育館一樓承德空間,晚間7:00至8:30。
**每場次演講活動結束後,繳交1份500-800字演講心得,即可獲頒研習證書1份!
**演講心得投稿須知:
1.格式: word檔。
2.字形/字體:標楷體/12字級。
3.行距:單行間距。
4.投稿步驟說明如下:(1)請將word檔案上傳至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雲端資料夾,網址: 。(2)填寫google表單,網址: https://forms.gle/9yCUhnf2y8wYLVis75.徵稿期間:10/19(二)至12/30(四),逾期不受理收件。
注意事項:
(1)本活動會於現場錄影及錄音,報名本活動即代表授權主辦單位紀錄及使用個人肖像權,並同意主辦單位重製或剪輯活動現場蒐集之影像及聲音做為日後網路宣傳資料。
(2)主辦單位保留活動異動之權利,更新資訊以活動網站內容為主。
(3)因應新冠肺炎疫情,本活動完全遵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之指示,於活動場所請配戴口罩,並為進場人員進行手部消毒、體溫檢測、實名制簽到等措施,敬請配合。若額溫超過37.5℃者,或無提供個人資訊者,謝絕進本活動。
(4)活動場地座位有限,有意參加者請儘速報名,以免向隅。
(5)活動當日晚間6:20起開放進場,請儘早入座